屏東高樹─種出沒有Hiàn味的木瓜宇宙(台農二號) (下)

這裡開始,要從薛仲良達人來帶你認識多元的木瓜宇宙,包括木瓜到底是草還是樹?明明是從印度群島漂洋過海來台灣,如何發展出台灣獨到的栽種技術?木瓜也有分公母?

選購木瓜的時候,我們應該注意到那些小病癥,如何快速處理、不影響賞味最佳期限?來一窺木瓜宇宙,吃木瓜、懂木瓜,讓入口之物成為我們生活的養分。

木瓜有五個溝?由達人帶你認溝黃熟度

木瓜怎麼挑?怎麼決定什麼時候吃?

顏色均勻、外型修長飽滿,溝黃呈現6~7熟,還會有點QQ的,放到全黃果肉會偏軟,看個人嗜好。凡是經過薛仲良寄出去的木瓜,都經過他的熟度把關,買回家從五分熟放到七分熟就是最佳賞味期。

一開始旁邊的小綠還以為青木瓜是另一種品種,專門提供做為青木瓜料理的材料。結果不是,居然就是青澀的木瓜!熟成過程中,碳水化合物(大分子醣類)會被水果中的酵素分解成小分子的果糖與葡萄糖等(劉素櫻,2018:182)。吃起來熟成水果甜度高是因為小分子醣類占比變高,整體熱量其實相差不多。青木瓜和熟成木瓜營養含量大概有以下幾點:

  1. 熟成的木瓜維生素C是青木瓜的兩倍之多,
  2. 熟成木瓜才含有豐富維生素A,青木瓜沒有。攝取300公克就能達到一日所需量。
  3. 青木瓜唯一比熟木瓜高的就是纖維含量,每100g青木瓜有2.4g纖維。
  4. 整體來說熟成木瓜礦物質和維生素都比青木瓜營養,不應該怕甜度而刻意挑為熟成的木瓜來吃。1~4點資料來源(劉素櫻,2018:182)

神奇的木瓜宇宙:你知道木瓜其實不算是「樹」嗎?

我自己都很訝異,原來木瓜的莖(看起來以為是樹幹的部分)剖開來是中空的,沒有年輪!木瓜是木本或草本一直一來是個大哉問,直挺挺的木瓜可以橡樹一樣長到五公尺,但是木質素少,其實很脆弱。在台灣多颱風的氣候條件下,沒有人為看顧的「半草本」木瓜,很容易就會被吹倒,所以現在多是用網室看顧,厲害的農業試驗所甚至發明了「倒株」技術,讓木瓜可以維持一定的高度,好採收果實,同時也不容易被強風吹斷。

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,自己住家的大樓樓頂,出現許多都市農夫的綠色田園,老爸種的木瓜樹種在十層樓高,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,孤零零面對陸上颱風警報,就需要五花大綁,這種情形很常出現在住家旁的開心農場,風雨飄搖中努力求生,從印度群島中感受黑水溝的颱風危機。中南部的青春年少,到各個城市常懷有一種農耕的渴望,為了回到童年睡覺蛙鳴,就在城市的角落闢建一塊綠洲。

台灣特殊的木瓜栽培方法─一生至少捱三刀的硬氣木瓜

在木瓜生長到四米,快要接觸到溫室頂之前,就是木瓜樹要挨刀的時候。薛仲良師承高樹鄉木瓜王──楊乾德,利用高壓倒株,在木瓜的莖上縱切四到五刀,在將木瓜樹壓折到1~2公尺高,利用編織繩固定在支架上,這樣做不僅能維持適當的採果高度,也能刺激木瓜果樹的生長,結出因為求生意志的果實。

從倒株的方法,就能看到師承的手藝。倒株栽培木瓜其實是台灣發展出來的很特殊的栽種法,在民國七零年代因為鼓勵農民搭設網室栽種木瓜來防治病害,台灣生猛且極具創意的果農,看到木瓜樹不斷攀高需要增加設施成本,最早就先用腳踩果樹壓折木瓜(腳踩揠倒法),或是剖頭揠倒法。後來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所研究員進一步研發「扭轉拉倒法」,吸引國內外農業技術前來台灣觀摩研習,堪稱是台灣農業技術之光。從產地找解方,真的一再再印證在台灣第一線解決問題的創意實踐中。

木瓜園的MIB星際戰警:逮捕畸形果

木瓜園中平常需要把枯葉摘出,由於木瓜葉有很長的葉柄,很像吸盤弓箭,小綠店長拔起來有種莫名的興奮感,樹莖上還會留下螺旋葉痕。薛探長說每天巡邏(巡園)拔一個小時以上你就不覺得興奮了。

摘下要小心,葉柄被擰下要有技巧的避開木瓜,以免提前落果

接下來的重頭戲便是摘果和挑除畸形果,重點是要通緝香蕉狀、五裂狀的畸形果。如果樹勢比較衰弱,掛果量多,高溫(35度C以上),開的花就會偏雄,產生類似香蕉形狀的果,或是乾脆不結果。但如果樹很強壯、氮肥多、結果量多、溫差超過10度C,則容易造成花性偏雌,雄蕊的心就會皮化,產生果肉少的畸形果或五裂型果。所以木瓜樹健不健康,氮肥、掛果量、氣溫都會影響同一株上出現畸形果,幾乎每一株都會有,小時候畸形、長大就是同樣形狀變成XXL號,吃盡同株木瓜養分,簡直是木瓜異形。

巡園除了拔除老葉、摘掉畸形果,除掉雜草,所有摘除、拔除的都需要撤出園區內。要做到病蟲害的防治,維持園區內的整潔,讓病害不在腐葉、腐果影響到周遭根系極其重要。整體來說,根系要強壯,環境避免高濕度,否則根部、果實與蒂頭都容易生病。

看那一劃就流下乳汁的青木瓜,皮層充滿泌乳管,也是豐沛木瓜酵素的來源

下面就針對挑選果實可能會遇到的做點說明,關於根部與植株損害上就是薛探長與病原菌大軍無止境的戰場,下回分解。

水傷(水菇)

木瓜的表皮出現綠色的小斑點,隔幾天後轉為5cm以上的圓形斑塊。在採收、運送、存放時因為果皮碰撞,產生傷口或是高濕環境,就會迅速發霉(長出白色黴狀物),快速壞果,散波胞囊感然其他木瓜。現在夏季高溫、多午後雷陣雨,最怕就是這種氣候讓腐果、腐葉快速感染園區。

蒂腐病(下圖)

高溫多雨的夏季,病原菌從木瓜傷口入侵,最常就在果柄出現病徵,先是果肉會變成暗橘色(浸水狀),嚴重會轉為黑綠色。若是病原菌是感染樹幹,則會出現病斑和樹皮軟化的情形。我吃過有一點病害的木瓜,薛探長會協助把關,也會提醒消費者,蒂頭削掉,整顆果實還是甜蜜、滑嫩且多汁,不損害口感和風味。如果摸到蒂頭特別軟,就先趕快食用。

看到蒂頭周遭有一圈浸水的深色狀,此時就要趕快食用(1~1.5日),切掉頭部就還是一顆好瓜。不然會快速腐爛喔,先切一切放保鮮盒冷藏。

產地帶領人

優質生產者:薛仲良,有卉有機農場(高雄美濃、屏東高樹)

參考資料

劉素櫻。《營養師百問百答─圖解營養學》(新北市,和平國際文化,2018,08)

黃士晃等,《木瓜栽培管理技術》(台南市:農委會臺南改良場,2010,04)

相關文章

屏東高樹─種出沒有Hiàn味的木瓜宇宙(台農二號) (上)

“屏東高樹─種出沒有Hiàn味的木瓜宇宙(台農二號) (下)” 有 2 則迴響

發表留言

在WordPress.com寫網誌.